自動門有哪些有趣的開門方式?
最早的自動門是公元1世紀,古希臘的學者、亞歷山大的希
羅設計了一個自動門,是用「引擎」帶動的:用祭壇上的火加熱一個
密封的黃銅容器,容器中的空氣受熱膨脹之后,將水排出到相鄰的類
似于砝碼的容器中,水的重力壓動繩索和滾輪,帶動把神廟的門打開;
而祭壇的火熄滅之后,負壓將水吸回,門就關上里了。這通常用于祭
祀等比較隆重的儀式中。后來,他也用同樣的方式開閉城門。希羅是
一個著名的數(shù)學家,但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發(fā)明家,甚至有記載的最
早的可用的由蒸汽驅動的機器,就是由他發(fā)明的。
現(xiàn)在的自動門大概有這么幾個原理:
1.重力感應。
2.光感應。在自動門的上方會投射出微弱的光線,配合感應器工作。
如果光線被擋住,那么門就會打開。
3.移動感應。雷達發(fā)射出功率非常低的微波(聲波),探測前方是
否有物體/人出沒,有點像是蝙蝠。
與古希臘、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各類發(fā)明乃至「奇技淫巧」不同,西
方基督教社會更看重門的美學色彩,在裝飾上面下了比較大的功夫,
但機械裝置方面就沒有太多創(chuàng)新了。但在功能上會有一些有意思的發(fā)
明。
比如有一種門叫「荷蘭門」,它分上下兩個部分,上面的部
分是獨立開關的。也就是說,打開之后,人們可以交談、遞東西,也
可以通風,但不能進出。這種門在16、17世紀的荷蘭非常普遍,是
為了保持通風的同時,防止動物和沙土進屋,在衛(wèi)生條件比較差、但
是人流密集的早期城鎮(zhèn)非常有用。后來,北美的鐵路上,火車上經(jīng)常
使用這種門,里面的列車員可以方便地與站內(nèi)的工作人員溝通,也避
免自己掉出火車。
在老式的House和莊園中,也有隱藏門的設計。即把門融入
墻飾、墻紙、書架、或者別的什么裝飾之中,讓它「看不出來」。一
般,莊園主會在傭人的房屋、密室等地設計此類門。有的隱藏門是相
當?shù)碾[蔽